在医药制造领域,西安佳华医药有限公司通过iso 15378认证的药品包装材料与符合ep 10.0标准的医药原料,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符合ich q6a规范的解决方案。科学选择药用辅料需重点关注黏度系数、崩解时限及生物利用度三大技术参数。
一、药用辅料选择的关键技术指标
1. 流变学特性:需通过旋转流变仪测定剪切稀化指数,确保在高速压片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塑性变形能力。西安佳华提供的微晶纤维素ph-112型号经实测显示屈服值达12.5kpa,优于usp40标准要求。
2. 相容性测试: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检测辅料与a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值,控制范围在±15℃以内。实验室数据显示,本公司羟丙甲纤维素2910型与布洛芬的共晶点偏移量仅为3.2℃。
检测项目 | 标准要求 | 实测数据 |
---|---|---|
溶出度 | q=80% (45min) | 83.7±2.1% |
堆密度 | 0.35-0.45g/cm³ | 0.41±0.03 |
二、新型药品包装技术突破
采用冷成型铝-聚丙烯复合膜的泡罩包装,经en 862测试显示水蒸气透过率(wvtr)低至0.05g/m²·day。西安佳华的专利技术多层共挤阻隔膜已实现:
- 氧气透过量≤0.5cm³/m²·24h·atm
- 抗穿刺强度≥200n/15mm
- 热封强度>8n/15mm
三、原料药稳定性控制体系
按照who trs 1023要求建立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系统,可精准预测原料药的降解动力学。我们的恒温恒湿箱(25℃/60%rh)连续监测数据显示:
“经过36个月存储的甲硝唑原料,有关物质增长量控制在0.12%以内,远低于ep 10.0规定的0.5%限度”
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(nirs)技术实现原料的实时质控,结合过程分析技术(pat)建立的质量源于设计(qbd)体系,确保每批次产品的晶型一致性和粒径分布符合预定标准。